消费者在购买课程时,其初衷多为增强个人能力或体验优质服务,但退款流程却演变成一场痛苦的经历。众多消费者在努力追回款项时,不仅未能如愿以偿,还可能承担额外费用。这一现象背后,究竟有何不公行为在作祟?
马术课退费难题
夏女士家位于江苏南京,她为儿子在××国际马术学院支付了24500元,这笔费用是用于购买50节马术课程。后来,她又额外支付了9800元,以此续加了20节课。然而,由于孩子多次从马背上摔落,他对马术产生了恐惧感,并拒绝继续上课。基于这一情况,夏女士随后向学院提出了退还剩余13节课费用的申请。商家所采用的退款计算机制使得退款程序变得繁杂,在此过程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遇了考验。
班课退费风波
赵女士在年初以4999元的价格为孩子购买了18小时的教练一对四班课课包。她随即将商家请求退还剩余课时费。商家却回应,将按照430元/小时的原价对已上课时进行扣除,并额外加收20%的手续费。经过多次沟通,赵女士最终只能接受将剩余课时费转换为10节场地费的解决方案。在这一阶段,她不得不独立承担起孩子的训练任务,与此同时,消费者的合理诉求尚未得到妥善的处理。
美容课退费僵局
刘女士在完成美容院消费后,对服务的不专业性和缺乏责任感表达了她的不悦,进而提出退还90多次服务的请求,涉及的总金额大约为7万元。美容院对此回应,指出每次服务都包含了免费的保养套装,若顾客申请退款,则需按照原价扣除已完成的服务和套装费用,然而他们仅同意退还3000多元,并且态度十分坚定。刘女士对无法核实套盒的具体价格感到极度不满,因此她决定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寻求支持,同时也在认真考虑采取法律行动。不过,她很快意识到,申请退款的过程遇到了极大的阻碍。
健身课退费困境
安女士因工作需要,对商洛市的相关课程进行了退款处理,涉及课程数量超过30节。她同时保证,违约金将不会超过500元。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相关部门的调解并未促使商家调整其原有立场。消费者协会明确指出,此类次卡属于单用途预付卡,不在其服务范围之内,并建议安女士尝试联系商务局寻求进一步的援助。除此之外,12345客服中心向安女士建议采取法律途径解决此事;然而,消费者在争取自身权益的过程中正面临诸多困难。
培训课退费纠纷
王女士已成功登记参加了该机构的培训课程。不过,当工作人员催促她签署合同时,并未向她明确说明退款的相关细则。课程结束后,王女士发现原教师无法联系,同时机构对课程安排进行了调整,且未提供相应的发票。当王女士提出退费要求时,商家仅同意提供更换教师或转卡作为处理方案。在7月份,双方在法庭之外达成了调解协议,相应机构已退还了七成费用;但王女士对于这一解决方案表达了明确的拒绝态度。在此事件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未得到商家的足够重视。
私教课退费矛盾
李女士以1.2万元的价格购置了私教课程,其中尚有23节课未进行体验。考虑到年卡即将到期,健身房要求李女士续费,否则将取消剩余的课程。尽管李女士多次尝试与健身房进行沟通,但未能得到对方的同意。在投诉过程中,她指出所签订的协议中指定的教练已经更换了五次,并认为预先支付费用的私教课程不应设定有效期限。法院审理后,最终作出裁决,李女士剩余的学业可在一年内完成。她不必再进行续卡手续的办理。不过,这一维权过程对她而言,无疑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
面对此类培训课程退款时遇到的难题,消费者通常会选择哪些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推广分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