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小白常困惑资产类科目期末余额在哪方,其实理论上这余额只能在借方或为零。下面为大家详细剖析这一情况。
余额概念解读
余额是会计核算重要概念,期末余额计算公式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 - 本期减少额”。对于资产类科目,资产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所以正常情况下资产余额在借方。就好像给水池注水和放水,注水是增加记借方,放水是减少记贷方,剩下的水就是余额,一般在借方。
常见案例分析
以货币资金里的银行存款科目举例。若公司银行存款月初有100元借方余额,本月支出90元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就是100 + 0 - 90 = 10元借方余额。若月初100元,本月支出100元,期末余额就是100 + 0 - 100 = 0元借方余额。这些都是常见且易理解的情况。
超支情况探讨
若月初银行存款100元,本月实际要支出120元。账面只有100元,正常无法支出120元。若真支出,说明有新资金转入。比如转入20元,最终期末余额就是100 + 20 - 120 = 0元借方余额;若转入50元,期末余额就是100 + 50 - 120 = 30元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分析
资产余额在贷方有无可能?答案是否定的。仍以上述例子,期初银行存款100元,若期末余额在贷方,意味着支出超100元,如支出120元会有贷方余额20元。但实际上银行存款只有100元,无法支出120元。
账务错误原因
若贷方有余额,说明账务处理漏记了一笔资产增加。可能是营业收入,企业销售产品获得收入;也可能是往来款,比如客户还款;或者是借款,从银行或其他机构借入资金。这都体现了账务处理时要仔细核对每一笔业务。
学习建议分享
对于能问出这类问题的会计初学者,建议多把会计处理和实际生活结合。比如把家庭收支当成会计业务,收入记借方,支出记贷方,这样能更直观理解会计处理,快速掌握资产类科目余额的计算和判断。
大家在学习会计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对资产类科目余额理解的难题?欢迎点赞、分享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