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与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共同举办的党建联建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第一季度的成功举办之后,该活动目前已顺利过渡至第二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科研合作与交流为教师们带来了难得的宝贵经验,备受期待。
活动背景
武汉文理学院教育学院主要由青年教师构成,其科研团队的力量相对较弱,科研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党建联建活动进入第二阶段时,该学院提出了增强科研支持的诉求。前期经过充分沟通与周密安排,于2024年5月22日下午,一场以“人文社科课题申报经验分享”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在5-521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活动吸引了全院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共同参与了此次学习交流活动。
嘉宾介绍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邓锐老师是本次分享会的核心主讲。自2017年10月至2023年5月,邓锐老师曾在《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负责“教育学”栏目的编辑工作。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的理事职务。凭借其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经验,邓锐老师在课题申报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
分享内容
邓老师将讲座内容分为了三个核心模块。起初,他通过自我介绍,让听众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在第二个模块中,邓老师概括了十个课题申报的要点,并对这些要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着重指出,必须紧密遵循指南及热门选题,以保障课题的创新性及其学术价值和实用性。此外,还需清晰阐述研究的核心难点与创新点。在论证课题可行性时,应兼顾内外因素。同时,保证申请书在逻辑性、文献引用及格式方面均满足规范标准。
个人经验
邓老师运用五个关键术语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强调长期积淀、坚持不懈、敏捷发现良机、积极展开交流、持续留意细节。他指出,科研项目的申请并非轻易可成,需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即便遇到困难也要坚定意志,并且要擅长抓住机遇,关注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筛选并高效利用各类资源。
现场交流
经验交流会议落幕之后,教学副院长贺霞即刻组织了各系教师代表进行会议。在会上,她与邓老师就课题申报环节中遭遇的种种困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邓老师凭借其深厚的个人经验,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帮助教师们消除了众多疑问,从而让老师们获得了宝贵的启示与支持。
活动意义
邓锐老师慷慨分享,在此次交流会中,教育学院教师的研究激情被充分激发;他们在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此外,他们还获得了实用性强的一些建议和策略;这些成果无疑对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普遍观点认为,这种科研交流活动对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具有明显作用,对此您是否持有相同看法?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此外,还请您对本文给予点赞,并积极转发。
发表评论